内容页搜索

一、综合档案馆档案收集

(一)接收

195961日,吴江县档案馆开始档案的接收进馆工作。19697月起,全县统一组织人员,对县、公社、镇机关(包括撤并单位)历年积存的各种文件、资料进行大清理、大检查、大回收,并按年份分类立卷、归档和接收进馆,共收进自民国38年(194955日吴江县全境解放至1968年底(主要是19641968年)的各种文件、资料19.1万余件,重新整理立卷2682卷,其中永久100卷,长期930卷,短期1652卷。另外接收统计档案2581卷,机密测绘图纸34卷和无专人管理的人事档案3000余袋。

1973年,吴江县档案馆接收撤销单位的档案886卷。1977年,接收县直机关各单位(组局一级缺4个单位)整理的1976年的文书档案1614卷。

1981111214日,吴江县档案局(馆)接收吴江县公安局保管的自民国5年(1916)至民国385月的档案9142卷。其中国民党吴江县党部档案177卷;三民主义青年团吴江分团部档案66卷;蒋军事委员会别动军忠义救国军、吴江县保安团、自卫队、苏南师管区无锡团管区、浙东总司令部、军官会、退役军官等档案281卷;吴江县政府档案1319卷;吴江县警察局档案2030卷;吴江县地方法院档案22卷;吴江县电信管理局档案15卷;伪吴江县政府、警察局、法院、教育局及庞山湖农场、自卫队、田粮处、税捐处、银行档案及各种旧报等5232卷,随档案接收《案卷目录簿》12册及全部人物索引卡片。19851030日,中共吴江县委办公室、吴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向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属工厂党委、县属场圃、县机关局以上单位转发吴江县档案局(馆)《关于改革档案馆馆藏结构,扩大接收范围的意见》。116日,吴江县档案局制订《关于接收科技档案、专门档案的暂行办法》。至是年底,共接收19771980年县机关文书档案1100余卷。198692日,吴江县档案局(馆)下发通知,接收各乡镇保存的1958年前(人民公社化前)包括新中国成立前的全部档案。是年,为建设县级综合性档案馆,扩大档案接收范围,全年共进馆科技档案108卷,大多是吴江县在生产建设中形成的重要材料,既有交通、水利、城建、邮电等重要工程设施方面的总体性材料,也有传统产品、名牌产品和优质产品等工业方面的材料;进馆文书档案3897卷,其中1980年前县机关文书档案3349卷、1958年前乡镇文书档案548卷。

198785日,吴江县档案局(馆)下发《关于接收县机关二级单位一九八○年以前文书档案的通知》。1017日,下发《关于接收一九六六年以前会计档案的通知》。是年,接收1958年前乡镇文书档案409卷,1980年前两级公司文书档案224卷,已撤销的工业普查办公室、整党办公室、核查办公室等单位的档案243卷,1966年前机关会计档案162卷。1988年,接收档案156卷(江苏省档案馆转来的历史档案经清理、鉴定后组卷)、资料408卷、照片302张。1989620日,吴江县档案局(馆)向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印发通知,接收乡镇党委、政府(包括已撤销乡)1966年前(含1966年)永久、长期、短期保管的文书档案。12月,吴江县档案局(馆)向县机关各部委办、局(公司)、乡镇党委、乡镇人民政府印发《吴江县档案馆计划接收档案单位名册》(进馆时间分别是1993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要求各单位按计划做好进馆档案工作。是年,接收部分乡镇和县机关文书档案1796卷,对不符合规范的案卷重新整理入库,并及时进行整理和编目。

1990年,接收乡镇机关档案4082卷。1992年,接收乡镇机关1980年前档案1000余卷,并编目归库。1993年,接收5个乡镇机关1980年前档案1224卷。199491230日,吴江市级机关1985年前(含1985年)的永久、长期、短期文书档案(不包括19811985年的短期文书档案)全部接收进馆。是年,乡镇机关1985年前的文书档案进馆工作全面推开,共接收进馆4661卷。1995年,接收市级机关、乡镇机关的文书档案19645卷,接收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公证处的工商、公证等专门档案9441卷。1996年,接收中共吴江市委组织部管理的死亡干部档案和吴江市机电公司文书档案400卷(册)。1998124日,吴江市档案局向市直机关各单位及各镇印发《吴江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实施细则》。是年,吴江档案局接收中共吴江市委组织部管理的死亡干部档案230卷。1999年,接收公证档案741卷、婚姻档案1267卷、拼接图45卷、产品档案5卷。至此,馆藏专门、科技档案总数15736卷,占馆藏档案总数的24%

2000年,接收吴江市财政局以前进馆遗漏的19811985年文书档案46卷和撤并镇(坛丘镇)机关19862000年文书档案569卷、照片档案9册。20012月,对八坼、坛丘两个撤并镇档案重新鉴定、调整后全部进馆入库,共接收1324卷,其中文书档案1181卷,婚姻档案134卷,照片档案9卷。是年,接收中共吴江市委组织部移交的死亡干部档案24卷。2002年,接收撤并镇机关档案6750卷、资料271册。2003年,接收撤并机构农业局、多种经营管理局、商业局档案1082卷;接收松陵、铜罗、金家坝、梅堰镇的19641988年的婚姻档案111卷和中共吴江市委组织部19691985年的干部调动介绍信、党员介绍信存根34卷及原第一工业局、第二工业局档案317卷。2004年,南麻、庙港、八都、金家坝、菀坪5个撤并镇的档案进馆工作完成,共接收撤并镇、机关档案5619卷,其中死亡人员档案210卷,文书档案4881卷,婚姻档案528卷。2005年,共接收撤并的机关部门、镇及有关单位档案2312卷,其中永久594卷,长期1500卷,婚姻档案204卷,声像档案10卷,名人档案4卷。

2006年上半年,为保证全市市、镇机关和有关企事业单位19861995年档案接收进馆工作稳定有序,符合要求,吴江市档案局专门制定《吴江市档案接收(移交)规范要求》,并按要求对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中共吴江市委宣传部、吴江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22家单位的档案进行进馆前检查,并做好进馆前期准备工作,以确保进馆质量。同时接收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9861995年永久、长期文书档案2225卷及相应目录、汇编材料,并组织人员进行核对、上架,及时补充相关台账。下半年,全市市镇机关和各有关企事业单位19861995年的永久、长期档案陆续进馆。全年共接收49家单位25193卷、4199件档案(其中文书档案18756卷、4199件,专业专门档案6437卷),同时接收案卷目录98册、全引目录216册,并将电子目录补充进馆内档案管理系统,将全宗指南、组织沿革、大事记等汇编资料补充进相应全宗卷内。2007228日,吴江市档案局成立档案资料收集领导小组。是年,制订《档案资料收集工作制度》,修订《吴江市档案馆档案收集范围实施细则》和《吴江市档案馆档案被接收单位名册》。全年完成吴江市体制改革办公室、环保局、文化广播电视局、铜罗镇等25个单位6098卷、779件档案的接收工作。同时,接收退思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特色档案323件、第十届全国运动会苏州赛区(吴江)跆拳道比赛档案88件、礼品档案36件、国家级荣誉档案95件。是年,完善档案接收工作台账。200810月底,接收8个镇、2个开发区的23742008年前婚姻登记档案和吴江市审计局1266卷审计档案。鉴于吴江市行政审批中心即将启用,根据市人民政府意见,63个市级机关部门20011231日前形成的永久、长期档案应提前接收。至11月底,完成中共吴江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等单位28283卷文书、科研、工商、审计、新闻和声像等档案的接收工作。2009年,根据吴江大厦行政大楼启用的实际情况,提前接收20家市、镇机关单位19962001年档案6729卷、2359件;围绕民生档案资源整合,接收民政局147卷复员、退伍军人档案;接收2008年吴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台账188册。2010年,完成吴江市科技局、民政局、物价局等单位485卷、4165件档案的接收工作。是年,接管并整理“5·12”地震四川绵竹灾区援建档案。

2011410月,共接收吴江市人事局、粮食局和震泽、松陵、平望镇等9家单位20022008年形成的档案5494卷、31720件,一并移交的还有各单位全宗指南、组织沿革、大事记、归档文件整理说明等汇编材料及电子目录、扫描件等。2012211月,接收吴江市水利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单位20022008年文书档案27卷、4134件,新闻宣传档案1010卷,接收撤并单位(原吴江市劳动局、原吴江市社会保障局)遗留文书档案1385卷、414件(该批1385卷文书档案涵盖19732000年间吴江境内所有国营、集体企业,内容主要为调整工资、用工、职工花名册等方面,后来成为广大群众查找工龄,办理退休的重要依据,利用率非常高)。同年625日,中共吴江市委办公室、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联合发文,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将获得的国际、国家、有关部委集体荣誉(实物)和室藏电子照片档案移交给吴江市档案局集中统一保管。至83日,有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共青团吴江市委和吴江市科技局、震泽镇、同里镇、盛泽镇、七都镇等19家单位向吴江市档案局移交国家级集体荣誉(实物)95件,包括奖牌68块、证书22张、奖杯5座,以及反映本单位工作职能和重大活动开展情况的电子照片3958张。20136月,清点、接收苏州市吴江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20072011年婚姻档案41615卷,同时接收电子目录和扫描件,导入馆内婚姻档案数据库。同年还接收苏州市吴江区政府办公室交来的鉴定升级后的文书档案42卷,太湖新城交来的原湖滨乡19771980年婚姻档案15卷,并完善相关的目录和手续。2014723日,吴江区档案局发出《档案移交函》,督促进驻吴江大厦的有关部门,尽快完成20022008年档案和电子目录、扫描件以及全宗指南等汇编材料的移交工作。1121日,吴江区档案局根据国家档案局第9号令(《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的要求,结合本地档案工作实际,制订《苏州市吴江区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实施细则》(附《苏州市吴江区档案馆接收档案单位基本名录》),报江苏省档案局审批。712月,接收太湖新城、吴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共吴江区委组织部等12家单位移交的文书档案505卷、30568件,死亡干部档案143卷。是年,争取到近100万元的区财政资金,新建转改制企业档案库房,开展原吴江红光布厂、原吴江市人民服装厂、原吴江市振华毛纺厂等转改制国营工业企业档案的收集和整理。

(二)征集

1982年,吴江县档案局(馆)征集到清代《归方评点史记》。19841985年,共征集录音带8盘,照片1127张,底片168张,图书文献182册,历史上的报刊、杂志、资料280册,各种统计资料56册,现行报刊杂志139册,孙中山墨迹、震泽商会档案3300余件,以及《陈去病年谱》《王绍鏊传略》《钱康民烈士传》《太湖水利概貌》各1册。1986318日,吴江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征集档案资料的通告》,聘请档案征集员,授予聘请证书。62日,吴江县档案局(馆)转发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收集邓小平、陈云同志照片的通知》。是年,历史档案方面征集进馆《吴江县志》1部,镇志2部,族谱1册,年谱、自传、烈士传略各1册,《松陵文录》《笠泽词征》等古籍414册,有关文件、证件、纪念章等66件,有关人物、古迹照片311张。1987年,从吴江县图书馆征集到清宣统年间的田单、账册等资料100余件(册),收集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吴江县委、吴江县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的照片8393张、各种资料587册。1989年,征集到散存在社会上的各种报刊、杂志和其他资料529卷(册)。

1990年,征集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在开弦弓村和二十七集团军吴江籍军长钱国在老山防御战时的部分珍贵照片、画册及资料。1991年,征集到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视察吴江百年未遇洪涝情况的照片135张、录像带2盒和历史资料、现行报刊210册。19938月,吴江市档案局(馆)现场拍摄松陵镇部分地区遭受洪灾的照片归入档案。是年,吴江市档案局(馆)征集到原震泽工商业联合会工商业档案154卷,其中新中国成立前档案20卷。199532日,吴江市档案局(馆)聘请金王浩、钱允新、顾维新等31人为吴江市档案局(馆)档案资料征集员。58日,吴江市档案局(馆)决定让庄建勋兼任吴江市档案局(馆)档案征集员。是年,征集到江泽民、乔石、田纪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吴江的照片178张,录像带2盒。1997年,吴江市档案局收集整理各类报刊、资料501卷。1998124日,吴江市档案局向市直机关各单位及各镇下发《吴江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实施细则》。是年,吴江市档案局开始征集吴江籍名人档案,派员专程到济南军区,征集到吴江籍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司令员、上将钱国的个人简历、撰写的文章目录等文字资料2卷(106份)和101张其青年时期、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接见和赴湖北荆江指挥抗洪等12个方面的照片及录像带2盘、画册1本及收集到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视察吴江市的彩色照片260余张。199938日,吴江市档案局聘请罗鹤荣、钱忠岳、周劲棣等31人为吴江市档案局档案资料征集员。10日,在北厍镇大义村征集到《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刘王会会规》《民国三十五年正月刘王会会规》《一九五五年正月初二日小党刘佛会会货交接清单》《一九五七年正月初一日中党刘佛会会货交接清单》4份珍贵资料。是年,征集到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费孝通,新中国第一任国际大法官倪征日奥,中科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杨嘉墀个人档案7122份;征集到北厍镇大义村民间早年历史档案4件,吴江丝绸照片31张。

2000年,吴江市档案局派员上门拜访费孝通、项怀诚(财政部长)、程开甲、王文荣(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原副校长、中将)、金伯雄(驻外大使)等11位吴江籍名人,征集到大量宝贵的著作、手稿、照片、手迹、证书等资料,同时与他们建立固定的联系渠道,以便及时补充完善;还从吴江市水利局征集到6份盛泽地区水利工程兴建纪实及集资单位碑拓片、《兴修太湖大堤记》碑拓片、费新我题写的太湖大堤纪念碑拓片和对联复印件各1份。2001年,吴江市档案局征集到公安部边防管理局局长、少将朱家华、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著名放射化学专家杨承宗和中国驻尼日利亚前大使金伯雄的个人档案资料10种计110件。2002年,征集到吴江撤县设市10年来政府实事工程照片46张及吴江撤县设市10周年庆祝大会新闻和文艺演出及吴江名胜的光盘4张。2003年,吴江市档案局制定征集工作规划,健全档案征集制度和征集网络,定期征集吴江市“两个率先”建设进程中的重要档案资料。全年共征集到国家、江苏省和苏州市领导视察吴江、撤县建市10周年文艺晚会、吴江全景、苏嘉杭高速公路吴江段、227省道吴江段、京杭大运河吴江段、首届同里“水乡丽人”评选活动、“荣达杯·绸都赋”大型广场文艺晚会、首届中国庙港太湖螃蟹节、七都大型招商投资说明会等有价值的数码照片1424.1258张;征集到《关怀——党和国家领导人与苏州》等资料200册。2004年,在每个季度末和重大活动结束后,通过市摄影家协会、吴江日报社的特约征集员,及时征集照片档案,截至1120日,共征集数码照片42905587.9(兆字节)。对照《吴江大事记》和《吴江日报》,对征集到的照片逐张遴选命名、标注日期、分类编号、核对后刻录光盘。20051月,通过档案征集网络,征集到钱国的简历及个人重要资料若干件。3月上旬,征集到吴江籍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黄文熙的个人档案资料,包括“黄文熙院士简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任命通知书(照片)”“中国科学院聘任书(照片)”“黄文熙院士手稿”等档案资料数十件。是年,通过档案征集网络,定期征集反映吴江“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照片,在每个季度末和重大活动结束后,通过市摄影家协会、吴江日报社的特约征集员,及时征集照片档案,对照《吴江大事记》和《吴江日报》,对征集到的211张照片逐张遴选命名、标注日期、分类编号、核对后刻录光盘。

2006228日,由吴江市档案局起草,中共吴江市委办公室、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文件,全面征集全市各行各业、各单位、各部门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国家级集体荣誉(实物)档案。文件下发后,吴江市档案局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广泛联系、调查摸底,拨打联系电话400余个,赴镇、机关、企业收取实物档案15,有重点、有目的地征集接收。截至3月底,共征集到全市各行各业的国家级集体荣誉档案177份,其中实物档案93份,包括奖牌54块、奖状19张、证书14张、奖杯6座;照片档案85份,包括电子版84120兆。是年,还定期征集反映吴江“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照片,征集到2006年第一、二季度全市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点工程等照片档案5285兆,分类整理出照片档案10152425兆,刻录光盘4张。2007228日,吴江市档案局成立档案资料收集领导小组。是年,吴江市档案局制定《档案资料收集工作制度》。是年,吴江市档案局人员和特约征集员专程赴北京重点征集吴江籍名人档案,共有12位吴江籍名人的85份宝贵资料回到故乡,其中包括民国25年(1936)参加革命的黄积云、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汝信、王文荣、著名天文学家李鉴澄等的回忆录、文集、照片等一批资料。同时征集到《为祖国航空拼搏一生》《时代的印记(上、下)》《笠泽园》等书籍、画册4本,以及2007年吴江市的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点工程、友好往来等方面的数码照片资料20704.8兆,首届中国苏州太湖农家菜美食节暨中国吴江震泽旅游文化节活动材料4份,并将费孝通的画册《老来依然一书生》增补进档案馆。全年共收集2007年《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光明日报》等全国性主要报纸上刊登的吴江的各类信息约500条。20081月,征集到吴江清代名医、声乐理论家徐大椿所著的《乐府传声》线装本12本。111820日,吴江市档案局有关人员赴北京征集到新中国放射化学学科奠基人、合肥联合大学创办者杨承宗文件资料15件(其中包括伊莱娜·约里奥·居里夫人亲自为杨承宗签署的巴黎大学博士学位证书等),照片37张,光盘1张;征集到第三机械工业部原副部长徐昌裕文件资料19件,照片30张,光盘18张。是年,局(馆)通过征集网络,征集到《分湖志》《鲈乡越韵》《吴江十二园丁书法篆刻作品集》等书籍资料70余册和中共吴江市委书记徐明出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的有关资料10件、电子照片15张。2009年,征集、补充馆藏杨承宗、王文荣、黄文熙等名人全宗档案20件(包括文件资料10件、照片8张、实物档案2件);征集到全市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点工程、友好往来等方面的电子照片3203856.11G;征集到3个国家级、18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照片18张,情况介绍1份、《吴江市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控制单位情况》1份;征集到震泽龚希髯执笔的《震泽镇志续稿》手稿本1份、青云中心卫生院已故中医师沈济群个人保留的选民证115张。

2010年,征集、补充钱国、李鉴澄等名人档案58件,征集到《追寻费老的足迹——吴江电视台“重走费老路”大型新闻行动纪实》1本,《吴江电视台“重走费老路——志在富民”大型新闻行动纪实》光盘13张;征集到《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吴江》《毛泽东等伟人楹联丛话》、两党元老邵力子生平材料等书刊资料15件;征集整理全市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点工程、友好往来等方面的电子照片1917830兆和吴江风光照6224.29兆;另征集到民国2627年(19371938)侵华日军在中国拍摄的照片150张。是年,购买到中国国民党江苏吴江第五次全县代表大会代表合影1张。

2011329日,从吴江市文联征集到93盘同里宣卷演唱的原始录音带、已整理的5.73G数字格式录音。这些录音都是于20072008年期间向民间宣卷艺人采录的。随录音一同征集进馆的还有已公开出版的《中国·同里宣卷集》(上下卷),上卷是根据演唱录音整理出来的演唱本,下卷由收集到的宣卷演唱本校勘、点校而成,共25个剧目。是月,吴江市档案局征集进馆一张民国时期苏州市区域图,该图由盛泽一位热心市民提供线索,并协助征集。1019日,经过吴江市档案局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两份见证柳亚子与毛泽东友情以及抗战胜利、中苏同盟的重要历史档案——重庆《新华日报》入藏吴江市档案馆。这两份《新华日报》出版日期分别是民国34年(194592日和1025日。是年,吴江市档案局与复旦大学合作,建立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吴江档案库,共征集到首批社会生活资料8419件;与市文联合作建立吴江市文学艺术人才档案库,选取在本市有一定知名度和作品成果的文化艺术人才以及国内外吴江籍文化名人作为建档对象,现已征集到各类名人档案资料1000余件;赴北京征集到程开甲、杨承宗等各类名人档案资料;全年共征集到各种载体、各个方面的档案资料4万多件,具有重要的价值,有些还填补了馆藏相关方面的空白;与市文联合作成立吴江市文档拍记队,主动跟踪拍摄记录吴江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像和图片,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和吴江城市变迁。此外,征集进馆1张清田方单,该方单成文于清代乾隆十七年(1752),比之前馆藏年代最早的乾隆五十四年的地契档案早37年。还征集到一批晚清、民国时期(1912年至19499月)的民生档案19件,根据推断应该是由同一个家族产生、遗留下来的,资料的内容以田赋凭证、买卖契约为主,最早的1份产生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的分拨文券,其中详细约定房屋、田地及钱财的分割情况;比较有特色的是3份家庭流水账,记载有萝卜、香烛、菜油、鲜肉、鸭蛋、米粉等日用消费品的购买情况。2012214日,吴江市档案局征集到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震泽县官契清田方单一张,填补馆藏的空白。上半年,征集到10139件档案、资料,其中有开弦弓村19582000年档案、嘉庆十年(1805)“吴江监生闹漕仓”上谕石刻碑文拓片、普通市民家庭收支账本、劳动分工手册、劳动日记册等民生档案。727日,吴江市档案局征集至吴江市文教印刷厂原厂长顾久亨保存近50年的“‘文化大革命’步行串联笔记”。81日,吴江市档案局特约征集员征集到邵力子的民国37年“开明书店股份有限公司合立转股单”1件。1119日,常熟市档案局征编科一行3人来到吴江区档案局,征集两张由吴江区档案局特约征集员提供的常熟籍院士戴松恩于民国26年的照片和常熟国立第二中学(现常熟中学)民国时期学生的合影。1213日,吴江区档案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征集中共吴江区委办公室86件实物、照片档案,包括原吴江市获得的国家级荣誉档案、对外交往礼品档案19件、书画档案16件及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吴江的照片档案26件。是月,吴江区档案局征集到《江苏吴江同里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报告和几个有关问题的讨论》手稿1件。是年,先后征集到20072010年的吴江市城镇住户调查汇总资料,19552001年的新生集团有限公司档案,以及19772009年的热心市民鲍某某家庭收支账本和19592006年的电费收据。

201331日,吴江区档案局征集到1枚民国时期(1912年至19499月)的盛泽淘沙弄小学校徽。15日下午,吴江区档案局派员到平望镇市民孙建平家中征集到6份契约档案,其中一份是由他92岁祖母收藏的分家契约。这份由张燮林代为执笔的分拨文书,形成于清代光绪三十年(1904);其余5份为民国13年(1924)孙大章将西斗圩二亩田兑换的兑田文契1份、民国33年的出顶契约1份及民国31年、民国32年的田赋串票3份。6月底,吴江区档案局联合相关部门举办“盛家厍记忆”档案史料和文化作品征集大赛活动,征集100余件文学、书画作品及档案资料。716日,吴江区档案局征集到民国19年吴江县芦墟小学毕业证书1份。随同这份毕业证书一起征集进馆的还有1954年吴江县庙港乡庙东村中心小学毕业证书及1955年吴江县盛湖初级中学毕业证书各1份。916日下午,从江苏省震泽中学征集到其90周年校庆的相关材料。23日,吴江首本美食书《寻味吴江》入藏吴江综合档案馆。24日,吴江区档案局通过特约征集员又征集到140余年前的吴江军垦农场老照片。1226日,征集到民国时期吴江协和轮船局统舱船票1件。是年,吴江区档案局成立“1058工程”(10项民生实事工程、5项重大交通工程和8项生态文明工程)拍记队,其主要任务为拍摄记录全区重大工程、实事工程和民生工程的发展进程。全年共征集到散存在社会上的档案、资料1万多件,除以上列出者外,还有民国期间盛家厍李氏分家契约书,民国《国文成语辞典》《赵氏宗谱》《徐氏宗谱》《陈氏世谱》,民国玉兰诗画卷,杨惠镛金兰谱,程开甲、郑兰荪、刘建康、刘天韵、刘韵若、柳乃复等吴江名人资料等一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档案和历史文物。此外还征集到照片60536张,内容包括全区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点工程、友好往来、吴江风光、民生纪事、百姓生活等各个方面。库藏照片总量超过20万张。201435日,吴江区档案局征集到航空制造专家徐昌裕的19701月至200012月的工作、生活日记。是日,吴江区档案局从盛泽征集到民国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日用百科全书》(上下两册)1套。7月,吴江区档案局开展“档案工作进社区”活动,为“鲈乡二村”居民负责免费扫描保护老照片300余张,并对电子照片进行征集。是年,征集到自晚清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民生档案,包括民国初期吴江教育《五年级报告书》等出版物,20世纪各年代的日记账簿,农村及城镇住户调查账单,各类宣传册等;征集到散存于社会、反映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档案资料4万多卷(件、册),复旦大学吴江库累计超过10万卷(件、册);建设“丝绸之路”工商档案库,争取到近100万元的区财政资金,专门收集、整理国营丝绸工业转改制企业为重点的历史档案,包括反映吴江历史上丝绸制作水平和丝绸发展状况的真丝服饰、饰品、面料样品等100多件实物档案,征集到周德华、吴根生等长期从事丝绸行业工作或收藏的研究成果和实物档案500多件,特别是动员和支持在丝绸行业工作40余年的吴江市丝绸工业公司原经理蔡雪熊整理出版《我的回忆》一书,进一步丰富丝绸档案的内涵;“丝绸之路”工商历史档案库已整理归档6万多卷;征集到全市(区)重大会议、重要活动、重点工程以及体现机关部门职能工作的电子图片4.5万张,馆内电子图片库累计达24万多张;征集到程开甲、张慰慈等名人档案100多件;征集到陈去病编纂的《松陵文集三编》(共8册);侵华日军私人相册和日军侵占吴江史料等资料;征集到一张民国36年(1947)的沪杭甬铁路行车时刻表。“1058工程”拍记队20多位成员,分别深入工程第一线,跟踪拍摄工程进展情况,全年拍摄收集电子照片2.5万张。

(三)接受捐赠

200493日,桃源镇新亭村村民贝新毛向吴江市档案局捐赠新中国成立前的资料15件,其中年代最早的1件是清道光十二年(1832)九月的一份家族房地产契约。吴江市档案局在接收后立即将这些破损档案送往江苏省档案局技术处进行裱糊修复,并在10月份正式收藏。这些档案使馆藏档案年限前移25年。2008年,吴江市司法局退休干部沈森林主动捐献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相关材料6件、照片3张,全市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点工程、友好往来等方面的电子照片42315.6G2010528日,吴江籍著名天文学家、中国天文学界百岁第一人李鉴澄的长子李骥等,捐赠其父生前照片5张、《李鉴澄先生百岁华诞志庆集》2册。1117日,李鉴澄的四女李曙捐赠其父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和《世界华人重大学术成果证书》原件。2011324,汾湖镇元鹤村党支部书记缪建根、村会计徐世根捐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房产所有证”5卷。728日至1110日,吴江市档案局举办吴江市首届“景宏拍卖杯”民间“显宝”活动。活动期间,吴江市档案局共接受捐赠各种档案、资料8855件。“显宝”者中以张小玉为最突出,他4次捐赠73件,其中有田赋契税凭证8份(清末、民国时期2亩余田地的上忙收银版串、下忙版串、田赋及征粮收据);铜制民俗文物(乌龟铜锁、马铜锁、琵琶铜锁各1对);古籍有《幼科痘诊全镜录》(问世于明代,民国3年石印本,全套3卷)、《胎产秘书》(又名“胎产金针”,清代陈笏庵撰,嘉庆元年(1796)刊出,民国4年(1915)重校石印本,全套4卷,书中共载胎前34症、临床4症、产后47症,并记述难产救治调护各法,附记保婴要诀)、《省身指掌》(为美国传教士、医生恒理所著,主要介绍西方医药知识和人体生理解剖,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重刊本)及《改良千镇厌法经》《改良百镇秘书》《改良桃花镇》《奇门遁甲》《增补卜筮正宗》等。为此,张小玉被誉为“显宝大王”。1129日,吴江丝绸史专家周德华捐赠其毕生的研究成果125件,其中由其主编的有《吴江丝绸志》《锦绣盛泽》《风雨苏嘉铁路》3本书籍;刊登其研究成果的有《江南巨富沈万三》《丝绸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等21种书籍、期刊、杂志;其翻译的有《一往情深“问讯台”》《严师》《四十年后又相会》等23篇美国、爱尔兰名家名作。是年,吴江籍收藏家吴根生向吴江市档案局捐献300余件历史资料,其中有清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7朝的各种官契(带有官府印章的契约)以及民国时期的各种民契,吴江籍南社成员陶绍煌的墨宝四屏条,1953年的第一张选民证、19541955年的第一批布票、1962年的油票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机关干部的春节供应券等,其中“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资料,更是填补档案馆多年来相关方面征集的空白。吴江市档案局聘请吴根生为“档案资料特约征集顾问”。

201295日,吴江电视台副台长周明华一行到吴江市档案局,将《吴江英才——吴江电视台大型新闻行动作品集》书籍和《吴江英才》光盘捐赠给吴江市档案局。1026日,从吴江走出去的中国政治学先驱者张慰慈的孙女张旦悦,回到吴江寻根,向吴江市档案局捐献有关张慰慈的照片和资料。29日,吴江撤市设区大会召开,标志着苏州市吴江区正式成立。围绕这次重大历史性大事,吴江区档案局快速反应,及时开展撤市设区资料专题收集工作,主动为吴江撤市设区重要历史瞬间留存档案。此项工作共收集到相关档案资料200多件(包括照片),其中包括《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苏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等文件,苏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新闻发布会视频,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吴江区成立挂牌新闻发布会视频,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江苏卫视、《苏州日报》等各类媒体关于吴江撤市设区的报道等。112日,居住北京的吴江殷氏十五世后人殷维文将其父殷质实(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编著的《江震殷氏族谱2010年修补本》捐赠给吴江区档案局。119日,年过七旬的盛泽镇收藏爱好者鲍金汉向吴江区档案局捐赠不同年代的自来水费发票,共10张,最早形成于1989年。这些发票见证20多年来吴江历史上每一次水价的调整,反映了吴江供水事业的发展。1213日下午,吴江区档案局接受江阴相姓捐赠的1套《北国相氏宗谱(2012年续修)》(宗谱记录,相氏中有一支于20世纪90年代迁至吴江生活)。2013217日,市民向吴江区档案局无偿捐赠两册民国时期的成语辞典,这两册成语辞典分别是民国5年(1916)版《国文成语辞典》和民国13年版《实用成语大辞典》。这两册成语辞典都采用32开本印刷,保存完整。228日上午,吴江区档案局收到江阴徐竞荣捐赠的《绮山徐氏宗谱》《宦巷陈氏世谱》两套家谱。415日,吴江市民凌铁年向吴江区档案局捐赠1幅家传90年的民国时期《玉兰》长幅诗画卷。69日,吴江区政协办公室主任冯月根将其新著的《吴江民间信仰述考》捐赠给吴江区档案局收藏。96日上午,老县长于孟达代表程开甲家人向吴江区档案局捐赠《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画册。102日下午,吴江区档案局局长沈卫新接待来自北京的老吴江人——85岁高龄的柳氏族人柳乃复,他将自己珍藏60多年的解放战争时期黎里地下党活动的珍贵史料捐赠给吴江档案局。1212日,柳乃复来函向吴江综合档案馆捐赠民国时期“黎里旅外同学会”的全套资料。1216日,评弹名家张如君、刘韵若伉俪捐赠的评弹方面的珍贵资料整理入库。是月,吴江区档案局收到由市民屠阳捐赠的日本东京纤维工业株式会社社长于198411月对振华毛纺织厂创立一周年祝词手迹。

2014527日,吴江区文化局退休干部邱志强向吴江区档案局捐赠自编的《七彩人生》一书。30日,居士徐妙吉向吴江区档案局捐赠《震泽太平庵史话》一书,该书收录内容主要有太平庵历史沿革,近代庵主、师太王隆慧和师太许龙莲、钱炳芳的生平简介、头像,钱炳芳1997年所立遗嘱,改革开放后太平庵历次修复情况介绍及捐助人员名单和金额等内容。430日至831日,吴江区档案局、黎里古镇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区文联、区博物馆、区收藏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黎里古镇“显宝”大会,共收到参选“宝贝”1800多件,其中有500多件档案(文物)进馆收藏。黎里古镇“显宝”活动,既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扩大档案工作影响力,又促进古镇保护开发,挖掘并唱响黎里“明清世博会——中秋显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是年,柳乃复向吴江区档案局捐赠其母亲杨秀兰的一些个人资料,包括杨秀兰1954年、1956年、1958年分别当选吴江县首届、第二届、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当选证书和本人的选民证,1953年当选章湾乡(时属黎里区所辖)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当选证书,1955年由县长签发的担任章湾乡已黄小学校长的任命通知书,一份1955年的《保健证》和《吴江县首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决议》。是年,吴江区档案局接受一批吴江“土生土长”的社会生活资料。这批资料原由盛泽热心市民鲍先生保存,一部分为鲍先生从20世纪7080年代记录的家庭老账本(1970年至1975年家庭日常支出账本及年度收支汇总本8本,1984年、1987年家庭日常支出各一本,另有1972年春节购物记录单1张);另一部分是丝绸方面的档案,包括“文化大革命”期间国营吴江红旗布厂的介绍信,纺织产品样本8本(近150块布料样品),80年代产品宣传页、《安全生产制度》手册,80年代生产的丝绸被面两床及两件纺织实物工具——纡管和丝织前道工具子,国营吴江新联丝织厂80年代中后期及90年代初期统计资料。

二、专业档案馆档案收集

吴江区(市、县)专业档案馆只有吴江区(市、县)城建档案馆一家。

(一)城建档案接收

1988323日,吴江县人民政府印发《吴江县城乡建设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内容为总则、城建档案的形成和归档、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竣工图的编报、城建档案的保管与利用等,为吴江县城建档案室档案管理打下了基础。该文件规定城建档案的归档范围为进行城乡规划和城乡建设而需要的城乡历史沿革、自然、经济、人口、科学、文化教育、卫生、地名、资源、水文、气象、地质、测绘等方面的基础资料;城乡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小区规划、专业规划),勘测(包括地质勘探、各种地形图、等级水准、等级三角、等级导线、航测照片),土地使用(包括征用、拨用土地),建筑管理等方面的档案;市改工程(包括道路、桥梁、涵洞、隧道、排水、防洪等)方面的档案;公用事业设施(包括给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路灯、环卫等)方面的档案;供电、电信(包括电缆、电信、地上地下管线总体布置图,以及文字说明材料)方面的档案;全县公共建筑(包括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学校、医院以及影剧院、商店、商场、电信大楼、供电调度大楼、广播电视台、办公楼等),工厂建筑主厂房跨度15米以上或总投资50万元以上和民用建筑工程新区和五层以上建筑等方面的档案;园林绿化、名胜古迹包括公园、风景区总体布置及其重点园林建筑、纪念碑、纪念馆、古树名木、古建筑方面的图纸、照片、文字记载、修缮记录、现状等方面的资料;环境保护包括全县性三废污染源普查资料,污染监测报告、三废治理工程等方面的档案;城乡战备工程包括人民防空工程及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有关的军事建筑工程方面的档案;有关城乡建设的科研成果材料包括调研报告、学术论文、专题著作等。同时规定,凡属上列范围的城建档案,各有关单位应无偿向县城建档案室报送一份;一般民用建筑和小型工业建筑方面的档案材料暂由各乡镇保管和建设单位或主管部门双重保管;凡停建、缓建工程的档案由建设单位负责收集齐全,保存好,不得散失;归档的档案文件材料必须完整、准确、系统,做到纸质优良,图面清晰,密级和保管期限明确,并由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是月,吴江县计划委员会、吴江县城乡建设局、中国建设银行吴江县支行、吴江县档案局(馆)联合下发《关于对基本建设和城乡建设工程实行交存竣工档案资料保证金的通知》,以保证各类基本建设工程和城镇建设工程的竣工档案资料及时报送县城建档案室。由于有关单位对这一制度未能贯彻落实,城建档案的接收工作有一定困难。

199531日,吴江市计划委员会、城乡建设局、档案局(馆)和中国建设银行吴江市支行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工程档案资料保证金管理的通知》,规定建设单位在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前(不征地的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必须向市城建档案室交纳城建档案资料保证金,然后方可办理“一书两证”(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810日,吴江市建设局转发江苏省建委、江苏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通知》,规定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强化对建设工程档案的统一管理,加强对建设工程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归档、竣工图的编制、案卷质量及竣工档案的报送、移交等工作。1998年,根据国务院取消收取工程档案方面保证金制度的规定,吴江市建设局制订《关于加强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通知》,建立工程档案登记制度,在工程报建时,由城建档案馆与建设单位签订“建设工程档案报送责任书”,明确有关竣工档案归档的法律依据、双方的职责和义务,以及行政和经济处罚措施。建设单位在向城建档案馆登记并签订“建设工程档案报送责任书”后,方能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在工程竣工验收时,依据有关文件要求建设单位将完整齐全的工程竣工档案报送城建档案馆,由城建档案馆审核合格后,质监部门方可核发建设工程竣工备案表。

200166日,吴江市建设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通知》,规定建设单位在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必须到市城建档案馆登记签订“建设工程档案报送保管责任书”;工程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需报送全套竣工档案资料,由市城建档案馆审查后出具“建设工程档案接收证明书”,方可办理“竣工备案”和“房产所有权证”。2002年,吴江市城建档案馆以创建国家一级城建档案馆为目标,认真贯彻吴江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通知》,使城建档案接收工作得到保证。同时,加强市建设局内各科室城建档案的接收,先后接收城建工程招投标、竣工备案、设计图审查、拆迁、规划审批等资料。2005年,吴江市档案局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转发苏州市档案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开展苏州市优秀建设项目(工程)竣工档案评选活动的通知》,督促各主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档案工作的领导,落实好项目档案与项目建设同步管理的措施。2006411日,吴江市建设局印发《关于开展对大型重点建设项目竣工档案预验收的通知》,规定从200651日起,全市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项目,凡建筑面积在15000平方米以上的项目,政府重点工程、实事工程项目,新建住宅小区必须进行竣工预验收。615日,吴江市建设局印发《关于做好城市建设档案报送与接收工作的意见》,规定局属各单位、各部门、各镇建管所在20031231日前工作中形成的具有永久、长期保存价值的各类建设档案,应按规定向市城建档案馆移交。11月,吴江市档案局会同吴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贸易委员会、建设局联合转发国家档案局、国家发改委的《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并成立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组。1228日,吴江市建设局印发《关于加强对基础设施工程档案管理的通知》,规定自翌年11日起,市政设施工程、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工程、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工程等工程项目,在进行项目规划审批时,应同步签订“建设工程档案报送责任书”。2007年,吴江市宣传贯彻《国家重大项目档案验收办法》,吴江市档案局与吴江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济贸易委员会、建设局联合发文成立市重大项目档案验收小组,加强对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单位档案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完善重点工程项目档案工作全过程管理模式,推动“建一流工程,创一流档案”工作。

20113月,吴江市城建档案馆(管理处)下发《关于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电子化报送的通知》,责成建设单位在移交纸质档案的同时提交一套完整的电子档案。同时对照《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CJJ/T 117-2007)开发工程电子档案的接收软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建设工程竣工档案文件电子化报送工作要求,对移交进馆的工程项目的竣工档案既审纸质档案又审电子档案,目前进馆的竣工工程电子化报送率100%20134月,吴江市城建档案馆(管理处)向各房产开发企业、有关建设单位、各施工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有关单位转发《江苏省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并要求自51日起,各类建设工程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前,先与吴江市城建档案馆(管理处)签订“江苏省建设工程档案报送责任书”,报送档案内容必须包括建设工程过程的声像档案。是年,对全区200家单位的重点工程项目进行登记备案。

(二)城建档案征集

20世纪90年代初,吴江县城建档案室利用照相机拍摄一些城市旧貌照片。1992年起,市(县)城建档案馆(室)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进行跟踪拍摄,如江陵大桥、永康路商业街改造、西塘河景观工程、市体育馆工程、奥林清华住宅小区等,并编制专题片予以保存。2003年,吴江市城建档案馆(管理处)向社会公开有奖征集城建历史资料,通过吴江电视台、吴江日报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吴江市城建档案史料征集奖励办法》,先后征集到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图幅、地图、照片等150余件,其中反映吴江市老城区改造前各条街巷旧貌的100多幅照片尤其显得珍贵。

三、基层单位档案室档案收集

(一)机关(团体)档案室档案收集

19631228日,吴江县档案馆针对县机关、农村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是“软任务”,没有把档案归档工作做好,造成积存大量档案的情况,专门召开公社秘书会议。在会上,强调各公社要按照苏州专区制订的《人民公社文书档案工作的暂行办法(草案)》的要求,建立和健全《文书档案立卷归档制度》,在搞好1963年文件的立卷归档的基础上,清理历年积存文件,对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档案资料必须从头抓起,一抓到底。1966114日,吴江县档案馆印发《关于1966年文件立卷归档工作和各单位在调整机构时档案材料处理问题的意见》。37日,中共吴江县委批转吴江县档案馆《关于开展人民公社档案清理工作的意见》。3月中旬起,采取集中训练、回社自己组织力量包干完成的办法,经过一个半月左右时间,完成全县23个公社、7个县属镇历年来所形成的文书档案的清理和立卷工作。据22个公社(缺北厍公社)、6个镇(缺震泽镇)统计,经清理后组成档案3408卷(社、镇党委1301卷、公社管理委员会2107卷),其中重要的1584卷(社、镇党委795卷、公社管理委员会789卷),一般的1824卷(社、镇党委506卷、公社管理委员会1318卷),另外上级暂存卷1346卷,共剔除档案311卷又116635件。通过这次档案清理工作发现农村人民公社大部分保存了1958年后的文书档案,县属镇既有公社化以来的档案材料,而且还有新中国建立后的区、镇机关档案材料。

197096日,吴江县革命委员会办事组将档案馆军管组制订的《县级机关文书资料立卷归档意见》和《公社(镇)文书资料立卷归档意见》上报苏州专区革命委员会办事组并报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办事组。1210日,吴江县档案馆制订《关于县、社(镇)两级机关文书、资料立卷归档保管类别划分初步意见》。19701971年,组织社镇秘书和文档人员对历年来的积存文件进行清理、回收、立卷归档工作。1977年,各农村人民公社、县属镇清理过去的文件、资料,共立卷归档1636卷;县属机关立卷归档1976年文件1614卷。1978年,县机关部、委、办、科局、企事业单位共有65个全宗单位完成1977年度文件的立卷归档工作;县属场圃、县属中学等75个单位中有28个单位基本完成建档工作。1979年第一季度,全县59个县直机关单位有54个完成归档工作,公社、镇、县属场圃、县属大厂46个单位中有38个完成归档工作;1979年第一季度,有8个公社和5个工厂、场圃完成历年积存文件的立卷、归档工作。

1982211日,苏州地区档案处、行政公署农业局转发吴江县档案局、农业局《关于建立农业科技档案的情况和今后打算》,供各县参考。198111月至19825月,吴江县基本建设局归档基建档案27卷,底图471张。1983年,庙港乡档案室对费孝通六访“江村”有关文字材料和照片进行收集、归档。是年底,全县23个乡(镇)的农业科技档案全部建立。1984118日,中共吴江县委办公室、吴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吴江县档案局《关于在机构改革中加强档案材料管理的意见》。411日,吴江县档案局印发《乡党委、政府、经联会文件材料立卷归档范围、保管期限表》。1985316日,吴江档案局向各乡镇、县属场圃、县直机关下发《关于做好声像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的通知》。64日,吴江县商业局、档案局联合下发《关于做好积存文件材料清理工作的通知》。727日,吴江县档案局与县财政部门通力协作,在县水利局进行“清理1966年前积存会计档案”试点,然后进行全面发动。这是吴江县在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对会计档案进行清理。11月中旬,县级机关会计档案清理工作基本结束。是年,全县机关形成文件数为56259份,归档文件数为11251份,共组成案卷1843卷,其中永久375卷、长期628卷、短期840卷;各类专门档案发展迅速,中共吴江县委和吴江县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会、政协4个办公室的档案室均把领导同志接待上级领导、外宾等有关活动的照片、录音带以及有关材料一并收集归档;许多单位根据职能的业务范围扩大档案的收集归档范围;各单位的组织、人事、信访、财会部门的人员,转变过去材料“自有自便当”的思想,将各类统计报表、名册、调资、党团员、干部、职工介绍信、信访等材料都按党政材料集中管理的原则,送交档案室统一立卷归档。1986年,24个乡镇机关档案室大部分建立照片档案。198896日,吴江县档案局转发国家档案局印发的《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关于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机关文件材料归档和不归档的范围》等文件,要求各单位根据新规范制订或修订本单位“文件材料归档和不归档的范围”“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1989130日,吴江县档案局、统计局联合向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县机关各部、委、办、局(公司)下发《加强统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225日,中共吴江县委办公室、吴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向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机关各部委、办、局(公司),各大厂党委,县属场圃转发《吴江县档案馆接收档案范围实施细则》,对“接收新中国成立后的文书档案范围”“新中国成立前的档案”“收集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形成的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科技档案”“收集有关单位在进行专门业务工作中形成的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各种专门业务档案”“收集本县具有保存价值的人物档案”“收集反映本县各方面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声像档案”“收集各种重要的资料,尤其注意收集反映本县特点的历史资料”“接收档案的期限”“收集步骤与方法”等作了明确规定。316日,吴江县档案局印发《乡镇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乡镇机关文件材料不归档范围》,明确1984411日吴江县档案局印发的《乡党委、政府、经联会文件材料立卷归档范围、保管期限表》同时作废。1115日,吴江县民政局、档案局联合向各乡镇人民政府转发《江苏省婚姻登记档案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各地贯彻执行。是年,全县有84个县级机关、23个乡镇机关档案室完成1988年度文书档案立卷归档工作。

1990年,吴江县农业局开展乡镇农业科技档案验收工作,各乡镇均合格;吴江县环境保护局档案室将设备、仪器档案和环保工程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管理。1992924日,吴江市土地管理局、档案局向各乡(镇)土地管理所印发《吴江市乡(镇)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办法》《吴江市乡(镇)土地管理档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要求根据本乡(镇)的具体情况组织实施。199575日,吴江市档案局向市机关局以上单位、各镇党委、市属工厂、场圃、完中、医院和东方丝绸市场,转发苏州市档案局《关于国家标准〈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的贯彻意见》。19961118日,吴江市档案局向各市级机关下发《关于做好党政机构改革中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更名或升格的机构,全宗不变;一个机关撤销后,或机关撤销后职能并入另一个机关,被撤销的机关的全部档案,由原机关负责整理后向市档案馆移交;两个机关合并为一个新的机关,合并后应建立新的档案全宗,原两个机关的档案材料整理后向市档案馆移交;一个机关的部分管理职能转移到另一个机关,移交前的这部分档案材料仍保留在原全宗。接收机关需要利用时,可按手续借阅或者复制;列政府工作机构并实行政企分开的机构,工作机构和企业(集团)公司的档案按联合全宗管理;保留局牌子,实行资产委托经营并逐步向经济实体过渡的机构,局和经济实体的档案按联合全宗管理;合署办公或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机构,其档案按联合全宗进行管理;改为部门管理或事业单位的机构,全宗不变。”是年,吴江市档案局根据中共吴江市委和市人民政府要求,集中力量,花一个月时间,参与江村档案室的材料收集、分类立卷工作。199863日,吴江市财政局、档案局向局机关以上单位、各镇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对会计档案进行正常清理、销毁的通知》,规定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由本单位档案部门提出销毁意见,会同财政部门共同鉴定,严格审查,并编制销毁清册,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报本单位领导批准后销毁;国营企业、集体企业经企业领导审查,报经上级主管单位批准后销毁,对于其中未了结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应单独抽出,另行立卷,由档案部门保管到结清债权债务时为止,建设单位在建设期间的会计档案,不得销毁。

200082日,吴江市档案局下发《关于乡镇撤并过程中加强档案管理的通知》,要求原镇机关档案室、镇属事业单位和驻镇机构要对所保存的全部档案进行清理登记;对散存在部门或个人手中的档案和应该归档的文件材料向档案室移交;对撤并以前未立卷的文件材料做好立卷工作;撤并镇的机关档案1995年前的移交至吴江综合档案馆,1996年后的移交到并入镇机关档案室,同时移交必备的检索工具;镇属事业单位的档案移交至并入镇事业单位档案室;驻镇机构的档案由主管部门处置,可移交并入镇的部门或主管部门。2001928日,中共吴江市委、吴江市人民政府转发吴江市档案局《关于在全市党政机构改革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请示》,要求有关单位贯彻执行。《请示》明确:撤销的机关单位,其档案应向吴江市档案馆移交,确应工作需要,经市档案局同意可由其职能归属的主管机关代管;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单位合并组成新的机关单位,原机关单位的档案可向市档案馆移交,或经市档案局同意,由新组建的机关单位单立全宗保存;一个机关单位内一部分业务,或者一个部门划给另一个机关单位时,其档案不得从原单位抽出带入接收机关单位;一个机关单位的职能和内部机构分解到两个以上机关单位时,其档案不得分散,作为一个全宗移交给市档案馆,或经市档案局同意,由一个接近原机关主要职能的机关单位单列全宗保存;机构保留,但名称更改,或职能与业务范围发生变化的机关单位,其全宗不变,原来形成的档案与现行机关单位档案作为一个全宗保存;机关单位成建制转为资产管理公司或企业集团公司的,其原机关单位档案应向市档案馆移交,或经市档案局同意后,由转制后的单位暂时代管;撤销机构和更名机构不再使用的印章,在缴回原颁发机关封存时,应将全部印章印制成印模归档。同时,下发《关于在全市行政区域调整工作中档案的处置意见》。623日,吴江市档案局联合吴江市经济贸易委员会、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转发《苏州市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档案处置暂行办法》《苏州市国有破产企业档案处置暂行办法》,要求各地、各级档案部门按照文件精神,指导监督其档案处置工作。1212日,中共吴江市委办公室、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切实做好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镇党委和政府在撤并过程中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保持档案人员的相对稳定,确保档案资源的完整与安全。是年,吴江市档案局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及时联系、指导各镇、市机关各部门开展非典型性肺炎防治档案的立卷归档工作。2005321日,吴江市档案局与中共吴江市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联合转发中共苏州市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苏州市档案局印发的《关于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通知》,622日又联合转发中共江苏省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省档案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补充通知》,为归档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2006228日,中共吴江市委办公室、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将我市国家级集体荣誉(实物)移交市档案局(馆)保管的通知》。6月,中共吴江市委办公室、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市档案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产权制度改革档案处置工作的意见》。8月,吴江市档案局组织对吴江市交通局、粮食局等7个重点部门主管的改制企业档案处置情况进行调查,并形成书面调查报告。2007815日,吴江市档案局下发《关于贯彻实施国家档案局〈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通知》,要求各机关单位依据《规定》制定好本单位和本系统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先报请本单位领导同意,再以正式文件形式报吴江市档案局审查批复后执行;有垂直领导关系的单位下发系统文件时,应同时抄送吴江市档案局。21日,吴江市档案局召开会议,贯彻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要求文书档案以件为单位按“保管期限—年度—机构”进行分类整理。随后,吴江市档案局开展市、镇机关各单位《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制订工作的指导和审核批复工作。

2008530日,吴江市档案局向有关单位发出《关于对民生档案工作开展调研的通知》,就开展全市民生档案的摸底调查作出部署。调研范围为劳动社保局: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医疗保险、劳动仲裁等档案;民政局:社会救助、弃婴入院及领养、婚姻登记、复转军人安置、革命伤残等级鉴定、城乡低保档案;人口计生委:残疾儿、节育手术并发症鉴定,生育证审批档案;人才服务中心:就业、失业、人事代理档案;教育局:学籍、教育科研成果、名校长名教师档案;公安局:身份证、户籍、车辆、驾驶证档案;建设局:城市拆迁、建设审批档案;工商局:个体工商登记、私企注册登记和歇业档案;外经局:外商投资注册、审批等档案;房地产管理处:产权产籍、廉租房保障档案;公积金管理中心:住房公积金档案;国土局:用地、地籍档案;卫生局:病例、出生档案;公证处:公证档案;法院、检察院:诉讼档案;交通局:养路费缴纳、船舶、船员登记、客运、运管档案;税务系统:个人所得税缴纳、增值税、车船使用税、车辆购置税档案;残联:残疾等级鉴定、残疾人培训、残疾人就业档案;物价局:物价档案;环保局:环境监测档案;保险机构:人身保险合同、财产保险合同档案;镇:土地流转合同、农村宅基地、土地承包(延包)合同、农村拆迁等档案。是日,吴江市市级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审查委员会根据国家档案局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标准,经审查同意中共吴江市委办公室、吴江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协吴江市委员会办公室、吴江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吴江市档案局、吴江信访局、吴江市外事接待办公室、吴江市机关事务局、吴江市行政服务中心、中共吴江市委宣传部、中共吴江市委统战部、吴江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吴江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中共吴江市委台湾事务办公室、吴江市科学技术局、吴江市体育局、吴江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吴江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吴江市教育局、吴江市卫生局、吴江市科学技术协会、吴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吴江市工商联合会、吴江市归国华侨侨眷联合会、中共吴江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吴江日报社、中共吴江市委组织部、中共吴江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吴江市监察局)、中共吴江市委党校、中共吴江市委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吴江市人事局、中共吴江市委老干部局、吴江市总工会、共青团吴江市委员会、吴江市妇女联合会、吴江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吴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吴江市工业资产经营总公司、吴江市商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吴江市供销合作总社、吴江市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理委员会、中共吴江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吴江市农林局、吴江市水利局、吴江市粮食局、吴江市水产局、吴江市气象局、吴江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吴江市招商局、中共吴江市委政法委员会、吴江市司法局、吴江市民政局、吴江市残疾人联合会、吴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吴江市交通局、吴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吴江市建设局、吴江市地震局、吴江市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吴江市城市管理局、吴江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吴江市环境保护局、吴江市统计局、吴江市审计局、吴江市物价局、吴江市财政局、吴江市东方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吴江市旅游局、吴江农村商业银行、吴江经济开发区、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松陵镇、同里镇、七都镇、横扇镇、平望镇、震泽镇、盛泽镇、桃源镇、吴江市国土资源局实施各自修订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106日,吴江市档案局转发江苏省档案局《关于做好支援抗震救灾文件材料归档工作的通知》,要求有关单位与市档案局一起做好支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文件材料归档工作。200949日,中共吴江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吴江市档案局联合印发《关于认真做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通知》,并联合转发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档案局《关于做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通知》,为各部门做好活动文件的整理归档提供政策依据。810日,吴江市市级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审查委员会同意吴江市公安局实施修订的《吴江市公安局机关和派出所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2010年,中共吴江市委、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做好档案工作的意见》,以加强市级机关机构撤并中的档案工作。201133日,吴江市档案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材料内容,规范计划生育档案归档等方面的管理。720日,吴江市市级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审查委员会同意吴江市人民检察院、吴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实施各自修订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2012629日,吴江市市级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审查委员会同意中共吴江市委党校实施其修订的《中共吴江市委党校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2013329日,吴江区区级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审查委员会同意吴江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实施其修订的《吴江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2014519日,吴江区区级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审查委员会同意吴江区行政服务局实施其修订的《吴江区行政服务局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915日,吴江区区级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审查委员会同意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办公室实施其修订的《吴江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同里镇)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1128日,吴江区区级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审查委员会同意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黎里镇)实施其修订的《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黎里镇)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

(二)企业档案室档案收集

1960年,吴江县档案馆配合松陵农业机械厂进行科技档案管理试点工作。1966114日,吴江县档案馆印发文件,对调整机构时的档案材料处理提出如下意见:凡决定撤销的单位的档案材料处理办法为:凡决定撤销的企业单位,其档案材料应按规定整理立卷后,连同案卷目录向县档案馆移交,由县档案馆保管;凡决定撤销的县属单位,其档案材料经整理立卷后,上交主管部门保管;凡决定合并的企业单位的档案材料的处理办法为:由几个企业单位合并成立一个新的机构,它的档案材料均应将合并前的档案材料分别整理立卷,各以一个全宗交合并后的机关(单位)保管;凡是新成立的企业单位,应迅速开展文书档案工作,建立各项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文书档案干部开展文书的立卷归档工作。

19793月,国营吴江红旗丝织厂、国营吴江东风丝织厂、吴江化肥厂、吴江印染厂等企业档案室开始技术档案的收集和统计工作。

1981年,吴江红旗化工厂档案室对科技档案分车间立卷归档,对62种期刊杂志装订成册;同里电机厂档案室建立档案、资料、底图、蓝图、引进设备、期刊杂志及领用、借用等10种台账;国营吴江新华丝织厂、国营吴江新生丝织厂完成厂史初稿。是年底,全县工业科技档案室整理归档的科技档案4465卷,底图99565张,其中基建档案211卷,底图2365张;设备档案2951卷,底图59913张;技术档案1270卷,底图36919张;科研档案33卷,底图368张。1982年,大多企业单位把科技档案工作纳入生产、技术、科研管理,做到收集、整理常抓不懈,力求科技档案的完整、系统已成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自觉行动。如国营吴江新华丝织厂等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每设计一个新产品、革新一项新工艺、更改一张图纸,都能自觉地将产生的技术文件材料整理后送交档案室保存;不少单位的科技档案工作人员针对存在问题,进行补缺工作,全县共补缺519卷,14625张,其中购买376卷、收集45卷,晒制98卷;国营吴江新联丝织厂档案室围绕一个产品、一个建设项目开展核对、补缺、收集工作,并在设备档案中增加检查验收维修记录、交接手续等技术文件材料;国营吴江红旗化工厂、国营吴江电机厂、国营吴江新华丝织厂、国营吴江新联丝织厂、吴江新民丝织厂等单位编制科技档案资料索引卡、科技档案分类卡、基本建设专题索引卡和目录二套制等;各单位基本都建立了科技档案总目录、分类目录、图纸目录和技术资料目录。1983年,全县大部分企业扩大科技材料的收集范围,新增加科技档案资料300余卷。

1985年,在国营吴江新华丝织厂、国营吴江新生丝织厂进行科技档案标准化试点,对有设备无档案或档案不齐的,广泛收集图纸、文件以及产品科研方面的材料,然后根据丝织行业的特点对科技档案重新分类组卷,新分的类别有生产、设备、基建、科研、企业管理5个大类,15个属类,52个小类。这次重新分类组卷共400余卷,占整个室藏案卷的90%。同时,吴江县档案局(馆)与县财政部门通力协作,在国营吴江新华丝织厂进行会计档案试点,然后进行全面发动;各档案室对声像档案普遍做到专门收集单独存放。1986526日,吴江县乡镇企业管理局、档案局(馆)联合转发《江苏省乡镇企业档案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各乡、镇工业公司进一步做好乡镇企业档案的归档和管理工作。72日,吴江县经济委员会、档案局(馆)转发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档案局《关于做好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中档案资料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有关单位对本单位技术改造和引进技术档案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还未管起来的单位要组织力量进行清理、归档。后,下发《关于引进技术设备档案资料的归档范围》。922日,吴江县经济委员会、档案局(馆)向各主管局、县属企业和有关乡镇,下发“引进设备档案检查组”的《关于引进设备档案资料抽查情况的汇报》,要求加强引进设备档案资料的管理。8月下旬至9月底,吴江县乡镇工业局、档案局(馆)对各乡镇申报第二批档案验收的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合格20家。是年,吴江县邮电局档案室始设科技档案。1988525日,吴江县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档案局向企业单位主管部门联合转发苏州市《关于认真做好职称改革文件材料归档工作的通知》。1989911日,吴江县乡镇工业局、档案局向各乡镇工业公司下发《关于职工教育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的通知》,要求年内完成建档工作。

1992121日,吴江发电厂的“中小型火力发电厂管理系统”科技档案、国营吴江新联丝织厂的“Z890937晶富绸、晶花绉”产品档案、吴江新民丝织厂的“成品原料仓库”基建档案被苏州市档案局评为苏州市“最佳科技档案”项目。1995420日,吴江市档案局、计划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转发国家档案局、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加强境外投资、承包工程、设计咨询、科技合作和劳务合作项目档案工作的通知》,要求有关单位执行。623日,吴江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计划委员会、经济委员会、档案局转发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档案局印发的《外商投资企业档案管理暂行规定》,要求有关单位执行。1998527日,吴江市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计划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国有资产管理局、档案局转发《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暂行办法》《苏州市国有破产企业档案处置暂行办法》,要求有关单位执行。

200137日,吴江市档案局下发《破产企业档案管理情况调查表》《主管单位对破产企业档案整理、处置的做法、建议、意见表》,开展破产企业档案管理情况调查。是年,吴江市档案局制定下发《私营、个体企业档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私营、个体企业档案分类、编号方案》。20036月,吴江市档案局转发《苏州市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档案处置暂行办法》《苏州市国有破产企业档案处置暂行办法》,要求各地、各级档案部门按照文件精神,指导监督其档案处置工作。7月,吴江市档案局与中共吴江市委组织部、吴江市人事局、吴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吴江市体改办联合印发《关于在市属国有(集体)企业和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改制中做好人事档案处置工作的通知》。2004624日,中共吴江市委办公室、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联合转发市档案局、市体改办《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产权制度改革中档案处置工作的意见》。吴江市档案局根据上述文件,与各主管部门加强联系,共同商讨、调研,抓好所属系统改制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是月,吴江市粮食局制定《对改制企业档案实行集中保管和有关移交事项的实施意见》,下发各粮管所、关闭歇业企业、芦墟米业、吴江粮机有限公司执行。是年,继续在全市推行重点项目工程档案登记备案制度,做到“建一流工程,创一流档案”。

2006410日,吴江市经济贸易委员会、科学技术局、工商业联合会、档案局联合转发苏州市相对应的四部门《关于加强名牌产品、专利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档案管理的意见》,明确这类产品归档范围。200894日,吴江市档案局根据全市民营企业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档进展情况,向各镇、区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民营企业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档案工作的通知》,督促全市民营企业档案工作。2009312日,中共吴江市委办公室、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意见》。该文件对民营企业要求完善人力资源、财务统计档案,加强对信用、反倾销、知识产权、企业产权、客户市场、企业文化档案等企业核心信息资源的建档工作。同时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妥善保管好转制企业的人事、财务、设备和文书等档案。201134日,吴江市档案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工商业联合会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意见》,明确民营企业归档范围主要包括经营管理档案、科技档案、照片档案、会计档案、音像档案、实物档案、电子档案以及信用档案、反倾销档案、知识产权档案、企业产权档案、客户市场档案、企业文化档案、职工档案等企业核心档案类型;民营企业可参照《国有企业文件材料归档办法》和《苏州市〈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实施细则》进行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和档案的分类整理。2012109日,盛虹集团江苏中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高性能差别化纤维技术改造项目”的档案通过吴江市档案局组织的验收。是年,江苏新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吴江区(市)档案局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档案工作。

(三)事业单位档案室档案收集

1966114日,吴江县档案馆印发文件,对调整机构时的档案材料处理提出如下意见:凡决定撤销的单位的档案材料处理办法为:凡决定撤销的事业单位和各种临时机构,其档案材料应按规定整理立卷后,连同案卷目录向县档案馆移交,由县档案馆保管;凡决定撤销的县属单位,其档案材料经整理立卷后,上交主管部门保管;凡决定合并的事业单位的档案材料的处理办法为:由几个事业单位合并成立一个新的机构,它的档案材料均应将合并前的档案材料分别整理立卷,各以一个全宗交合并后的机关(单位)保管;凡是新成立的事业单位,应迅速开展文书档案工作,建立各项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文书档案干部开展文书的立卷归档工作。

1981年下半年,吴江县档案局(馆)配合县农业局在吴江县农业科研所和同里、桃源乡农业科技站进行农业科技档案的恢复、整顿试点。至19821月上旬,农业科技档案,吴江县农业科研所已装订67卷,其中栽培26卷、植保4卷、育种37卷,并建立卡片118份;同里乡农业科技站立卷18卷(以栽培为主);桃源乡农业科技站已初步立卷14卷。1982年初,吴江县农业局在上年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县推开农业科技档案归档工作,特别是苏州地区科技档案会议后,吴江县农业局层层开会发动,进行检查和帮助,到年底完成率为85.7%1984105日,苏州市农业局、档案局向下属各县农业局、档案局转发农牧渔业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全国土地资源调查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并要求按此精神认真贯彻执行。1987213日,吴江县文教局、档案局(馆)联合印发《吴江县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含行政管理、教务、教学、总务、财务等方面)。是年,吴江县档案局(馆)与县文教局联合印发《吴江县全日制学校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吴江县全日制学校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促进全县教育档案的普遍建立。1988525日,吴江县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档案局(馆)向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联合转发苏州市《关于认真做好职称改革文件材料归档工作的通知》。

1993年起,根据《江苏省群众文化档案整理方法(试行)》,吴江市档案局(馆)会同吴江市文化局对吴江市文化馆的群众文化档案进行整理。

2004922日,吴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档案局联合下发《吴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所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200546日,在盛泽劳保所召开全市劳保所档案工作现场会,并将盛泽劳保所的经验向全市推广。2006年,吴江市档案局根据全市社保改革的要求,加强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联系,在对全市社保条线建档调研的基础上,印发《关于加强全市劳动保障所档案工作的意见》《吴江市劳动保障所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等业务规范文件,在盛泽、松陵两个劳动保障所进行建档试点。20111020日,吴江市市级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审查委员会根据国家档案局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标准,经审查同意吴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修订的《吴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

(四)村(社区)档案室档案收集

199848日,中共吴江市委农村工作部、吴江市档案局下发《关于在全市范围开展行政村建档工作的意见》,规定行政村的档案可分为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三大类,文书档案包括党群工作、行政管理工作、村镇建设、农副业生产管理、工商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科技档案包括基建、设备仪器和农业科技,会计档案包括报表、账册、凭证等,业务建设依照《机关档案业务建设规范》实施。

200182日,吴江市档案局下发《关于全市行政村区域调整工作中档案的处置意见》,明确涉及调整的村必须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清理、交接工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村调整为一个村,原村的档案可由新组建的村单列全宗保存,或向镇机关综合档案室移交;各镇、村要做好行政村区域调整工作中产生的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凡发生档案归属争议,有关村应及时向镇党委和市档案局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带走、留存、转移和销毁档案,如发生流失或毁坏等现象,将按照有关法律进行查处。20031212日,吴江市民政局、档案局层转《江苏省社区档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如下文件材料须归档保存:社区党政群团组织建设方面的文件材料,社区居民自治,军、警、机关、企事业单位共驻共建,社区服务、社区文化、卫生、环境、治安等活动方面的材料,财务、财产管理方面的材料,反映社区活动方面的照片、声像材料,荣誉证书、奖牌、奖杯、奖状、纪念品等实物。社区工作形成的文件材料分为文书类、科技类、会计类、声像类、电子类、实物类及资料等7个大类。2004910日,为规范和加强全市社区档案工作,更好地为社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吴江市档案局、民政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全市社区档案工作的意见》及《吴江市街道办事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吴江市社区居委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表》和《苏州市社区档案管理合格标准(试行)》,为全市的社区档案工作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2006916日,召开吴江市社区档案工作现场会,推广试点经验,提出社区建档的目标。是年,围绕“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创建,开展社区档案工作,在社区建档调查的基础上,在条件较好的松陵镇城中社区和松陵街道办事处进行试点,与吴江市民政局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全市社区档案工作的意见》等业务规范文件。吴江市档案局围绕解决“三农”问题,组织业务人员,开展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情况大调查,做好各村文件材料的日常立卷归档工作,确保各行政村档案资料的完整,这一做法得到中共苏州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和苏州市档案局的充分肯定。在新农村建设开展的大背景下,继续加强调研指导,除做好各行政村文件材料的日常立卷归档工作,确保各行政村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与安全外,还把目光放在产业化经营、一体化建设、撤村改居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事物上来,并开展一系列调研,确定以20个新农村试点村作为档案工作先行的杠杆,进行规范化指导,为今后全面推开工作打下基础。

2007330日,中共吴江市委农村工办公室和吴江市财政局、档案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档案工作的通知》,主要内容为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加强会计档案业务建设、加强行政村撤并过程中会计档案的管理等。2008年上半年,吴江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94日《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民营企业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档案工作的通知》发出后,吴江市档案局督促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档案工作。2009312日,中共吴江市委办公室、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意见》。该文件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明确,要把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期推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税费改革、撤村建居、设立新型合作组织等有关的历史档案全部收集,把与农民利益相关的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流转合同、农村宅基地、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农村换届选举等资料纳入归档范围。